close

隨著妊娠週數的增加,除了常見的下肢水腫不適之外,相信也有許多的準媽媽會發現會陰與下肢(尤其是小腿的表淺部)的靜脈,有異常的擴大、增長、曲折,也就是所謂的靜脈曲張發生。


 


靜脈曲張的因素


一般說來,靜脈曲張發生的因素有:


1.      先天性血管壁與靜脈瓣膜之脆弱


2.      任何造成腹腔壓力與靜脈壓力增加之原因,包含腹水、妊娠、腹部腫瘤、門靜脈阻塞與長期站立


3.      年齡


 


然而會使懷孕婦女會陰與下肢靜脈曲張的主因,除了因素1,也就是先天體質的問題之外,隨著妊娠週數的增加而日漸增大的子宮,直接壓迫著下肢靜脈與骨盆腔靜脈,靜脈壓力增大(妊娠早期,大腿靜脈壓為8cmH2O,而妊娠末期高達24cmH2O),靜脈瓣閉鎖不全,以致血液回流不順,才是其主要原因。


 


靜脈曲張的症狀


當孕婦有靜脈曲張出現的時候,除了會抱怨外觀不好看之外,常會覺的會陰部與下肢沈重、腫脹,站立久時,容易疲勞,甚至有疼痛感,隨著病情的進展、患部的水腫會更加嚴重,而易有濕疹與鬱積性皮膚炎。倘若不慎受傷或感染,除了容易潰瘍外,有時更會併發血栓性靜脈炎等,在在都加重了妊娠後期的不適。


 


預防與減輕之道


對於症狀之預防與減輕,一般醫師都會建議孕婦使用彈性襪或繃帶;不可持續性站立超過30分鐘以上,或長久坐立不動;每隔46小時,儘可能休息,且將下肢抬高45°;在睡覺時,可買枕頭於腿下等,而體重與水腫的控制,亦能預防病情的惡化。


 


至於孕婦比較在意的:是否有會陰靜脈曲張,即不能經產道自然生產呢?當然嚴重程度是考量的主因,此外胎次與寶寶的體重亦是評估要點,一個嚴重的會陰靜脈曲張,於生產時,易因陰部撕裂傷或會陰切開而造成較大量的出血,甚或血腫塊之形成,但一般輕、中度之會陰靜脈曲張,大多都能順利經由陰道分娩。


 


所以到底須不須要剖腹產,相信在臨床上,醫師都會做一判斷而給予適當的建議。


 


治療方法


最後關於靜脈曲張的治療,一般分為兩大類:


一、外科手術法;主要是將患部不正常之靜脈切開剝除,並做上端之高位結紮。


二、局部注射療法,於曲張的靜脈內注入硬化溶液,現在更發展至可經由顯微內視鏡,對病灶處的血管做修補與再造之治療,而併發症,如潰瘍與血栓靜脈炎,則須以抗生素甚或抗凝劑做個別適當的處理。


 


妊娠靜脈曲張雖不是什麼大問題,但我們卻絕不可忽視,相信只要有正確的認識,於症狀發生時,能夠給予適當的處理跟預防,相信它就不會困擾妳,每一位孕婦也都可以做一位快樂的準媽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婷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